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、扬雄、班固、张衡四人。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,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,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,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、风格的成熟。
张衡(78年-139年),字平子,南阳郡西鄂县(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)人。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发明家、地理学家、文学家。张衡自小刻苦学习,93年入关中游学,后进入洛阳太学学习。99年,自京师返回南阳,次年担任南阳主簿,后辞官居家。永初五年(111年)受邓太后征召而入京,历任郎中、尚书侍郎,115年升任太史令,执掌天文、历算。汉安帝建光元年(121年)改任公车司马令,汉顺帝永建元年(126年)复职太史令,133…张衡的介绍>> 张衡的作品>>
扬雄(前53年-18年),又作杨雄,字子云,蜀郡成都(成都郫县友爱镇)人。名士严君平弟子,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。中国西汉末年哲学家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思想家。 扬雄少年好学,不为章句之学而博览多识,沉默好思。40岁后始游京师,以辞赋而闻名。得到汉成帝的重视,任给事黄门郎,结交王莽。扬雄历成、哀、平三世,不能升迁。王莽篡位后,扬雄校书天禄阁,因符命案受牵连,被迫投阁,未死。后复召为大夫。天凤五年(18…扬雄的介绍>> 扬雄的作品>>
司马相如(约公元前179年—前118年),字长卿,汉族,蜀郡成都人,祖籍左冯翊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侨居蓬州(今四川蓬安)西汉辞赋家,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。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。景帝时为武骑常侍,因病免。工辞赋,其代表作品为《子虚赋》。作品词藻富丽,结构宏大,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,后人称之为赋圣和“辞宗”。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。鲁迅的《汉文学史纲要》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…司马相如的介绍>> 司马相如的作品>>
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在父祖的熏陶下,班固九岁即能属文,诵诗赋,十六岁入太学,博览群书,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。建武三十年(54年),班彪过世,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,开始在班彪《史记后传》的基础上,撰写《汉书》,前后历时二十余年,于建初中基本修成。汉和帝永元元年(89年),大将军窦宪…班固的介绍>> 班固的作品>>
幼儿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必会古诗380首已整理文档,如需要及其他付费合作请联系客服
汉赋四大家诗人作者作家合称合集,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、扬雄、班固、张衡四人。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,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,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,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、风格的成熟。
建议、问题、合作联系我